
容易誘發高血壓的因素

一般來說,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因素有三個:第一是遺傳,第二是食物中的鹽分攝取太多,第三則是肥胖所引起。另外,不良的生活形態也可能會引起高血壓,分述如下:
1.遺傳:高血壓的遺傳率約為50%,即是血壓值有50%是受遺傳所影響,另外50%則是後天的習慣與環境的影響。根據統計,雙親之一罹患高血壓者,其子女約有25%會有高血壓,雙親均患高血壓者,其子女約50%會患高血壓。
2.食用鹽分過多:根據統計顯示,食用鹽分較少者,發生高血壓的機率較低;而食用鹽分較多者,較容易罹患高血壓。因此,鹽分攝取量和高血壓兩者之間,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。
3.肥胖:根據調查報告顯示,有60%的高血壓患者是體重超重的肥胖者;另外,肥胖者中也有40%有高血壓。因此,肥胖雖然不是引發高血壓的必然因素,但肥胖跟高血壓絕對脫離不了關係。
4.生活形態:充滿壓力及緊張的生活形態,會導致交感神經的興奮,讓血壓居高不下。
鈉對高血壓會有什麼影響?
鈉是礦物質的一種,是人體調節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元素。正常飲食中每天含鈉量約為3至6公克。攝取過多時,易讓血壓升高,攝取太少或缺乏時,則會有疲勞、虛弱、倦怠的現象。
鈉可以從自然食物、調味品、加工食品或某些藥物中獲得,但其中最主要來源是食鹽。1公克食鹽中約含有400毫克的鈉,它會使水留滯體內,造成血壓的上升,也就是說鈉的攝取跟高血壓有正比的關係,因此高血壓的患者常需要克制鈉的攝取。
如何控制高血壓?
生活方式干預
根據美國心臟協會 (AHA) 和美國心臟病學會 (ACC) 的最新指南,以下生活方式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血壓:
1.健康飲食
遵循 DASH(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)飲食模式,該模式強調水果、蔬菜、全穀物、低脂肪乳製品和瘦肉蛋白質的攝入,並限制飽和脂肪、膽固醇、鈉和添加糖的攝入。
2.定期運動
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 75 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,或兩者的組合。如果以前不經常運動,應從事少量運動並逐漸增加運動量。
3.減肥
如果超重或肥胖,請減掉一些體重。即使減掉少量體重也能幫助降低血壓。
4.限鹽
每天攝入的鈉不超過 2,300 毫克。減少鈉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,尤其是對鹽敏感的人。
5.戒菸
吸煙會損害血管並增加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6.限制飲酒
如果飲酒,男性每天飲酒不超過兩杯,女性每天飲酒不超過一杯。過量飲酒會升高血壓。
7.管理壓力
慢性壓力會導致血壓升高。學習健康的方式來管理壓力,例如瑜伽、冥想或深呼吸。
8.充足睡眠
每晚至少睡 7-8 小時。充足的睡眠有助於降低血壓。
如果生活方式干預不足以控制血壓,醫生可能會開具藥物。高血壓的常用藥物包括:
1.利尿劑
這些藥物通過增加尿液排出量來幫助降低血壓。
2.β-受體阻滯劑
這些藥物通過阻斷心臟的 β 受體來幫助降低血壓,這會導致心率和心臟輸出量降低。
3.ACE 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阻滯劑 (ARB)
這些藥物通過阻止血管緊張素 II 的作用來幫助降低血壓,血管緊張素 II 是一種會導致血管收縮的激素。
4.鈣通道阻滯劑
這些藥物通過放鬆血管來幫助降低血壓。
5.直接血管擴張劑
這些藥物通過直接擴張血管來幫助降低血壓。


▸S(Salt restriction):飲食少鹽。
▸A(Alcohol limitation):限酒,以1週攝取100公克酒精為限。
▸B(Body weight):減重,BMI控制在24以內,研究顯示,體重每降低1公斤,血壓也能降低1mmHg。
▸C(Cessation of smoke):戒菸。
▸D(Diet adaptation):得舒飲食(DASH),掌握高纖、低油和少鹽3原則。
▸E(Exercise adaptation):運動,1週運動3次,1次30分鐘以上,心跳加速到120至130。
服用藥物愛注意
1.最好用水來吃藥
水可以幫忙溶解藥物,而且成分最單純,所以除非某些特殊情況外,我們通常建議用水服藥。如果你習慣用別的飲料吃藥,最好詢問一下你的醫師或者藥師,查詢是否會對藥物有所干擾
2.注意副作用
注意自己的身體是不適有異狀,如果有的話,請在下一次就診時與醫師討論,讓醫師更換藥物或調整劑量。
3.不要自行改變藥量
不要因為自己覺得症狀嚴重或減輕,就任意調整藥物的劑量,若你希望藥物有所調整,應先與醫師討論。
4.多準備一點藥
多準備一些藥,絕對不是讓你自行加藥,而是防止你突然有事而無法去拿藥時,中斷藥物導致不良結果。
5.服藥時請多加留意
就算你已經習慣服藥,也要專心在你的藥物上面,注意服藥時要在在充足的光線下,以免無意中服錯藥物。
6.保留藥袋或藥罐
這可以幫助你在不熟習藥物時,時常查閱一下劑量是否服用正確,也可以在看其他科時,讓醫師知道你原先服用的藥物,避免藥物的加成或相互抑制的作用。

高血壓為什麼要戒菸?
菸草中的化學成分會傷害動脈血管的內壁,使得脂肪堆積在動脈管內,造成血壓上升,而其中的尼古丁更會促使腎上腺素等荷爾蒙的分泌,造成心跳加快、血管緊縮,讓心臟負荷增加,血壓也會跟著上升。此外,菸霧中的一氧化碳會取代血液中的氧氣,使得心臟必須更努力的工作,來增加氧的供應量,更加重了心血管的損傷。
事實上,不只是血壓,吸菸對人體的許多其他部位也都有很大的害處,因此如果想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,戒菸絕對是必要的。
什麼食物的含鈉量比較高?
含鈉量的多寡決定高血壓患者能不能安心食用,以下我們列出綠燈、黃燈、紅燈的三種標準來提供參考。

如何做到減鈉飲食?
要減少鈉的攝取,可從以下幾點著手:
1.挑選新鮮食物,並親自下廚。
2.含鈉量高的調味品,例如醬油、鹽、味精等等,必須依照醫師指示使用。
3.注意一些含鈉量較高,卻不易被發現的食品,例如油麵、甜鹹蜜餞、餅乾等等,因為在其製作過程中,都加入了含鈉量極高的鹼、蘇打、發粉或鹽等,所以必須限制食用。
4.罐頭及各種加工食品在加工過程中,都會加入一些含鈉添加物,因此必須盡可能減少食用。
5.含鈉量較高的蔬菜,例如紫菜、海帶、胡蘿蔔、芹菜、發芽蠶豆等等,不宜大量食用。
6.烹調時應多選擇植物油,例如橄欖油、大豆油、玉米油、葵花子油、紅花子油等等。尤其心血管疾病者,更是切忌動物性油脂,例如牛油、豬油、 油、乳酪、肥肉、豬皮等等。
7.內臟、蟹黃、魚卵等食物,因為含有大量的膽固醇,所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禁食,蛋黃則以一週不超過三個為宜。
8.烹調時可採用白糖、白醋、蔥、薑、蒜、八角、花椒、肉桂等調味品,或以蒸、燉、烤等方式,來保持肉類食物的鮮味,也可以使食物變的更可口。
9.選擇食物要均衡,不可偏食。
10.儘量避免在外用餐,因為外賣的飲食常使用較高的食鹽、味精等調味料,萬一無法避免時,則儘量不用食用湯汁、醃製品。